- 相關推薦
自知之明故事
自知之明故事1
一群烏鴉想徹底改變自己的壞形象,它們夢想成為鷹。
一只烏鴉前去觀察鷹生養(yǎng)孩子,回來后告訴大家說:“不多不少,老鷹孵卵花了整整三十天。毫無疑問這是老鷹從小就擁有強健體魄的原因!
于是,烏鴉們孵卵也用去整整三十天。
一只烏鴉前去觀察老鷹練飛的情況,回來告訴大家說:“我準確算過,老鷹每次練飛到離地一萬米的'高空再停飛,這肯定是它們擁有強大飛翔能力的關鍵!
于是,大大小小的烏鴉們努力向一萬米的高空沖去,從不停歇,可直到它們相繼累死過去,烏鴉們也沒有一只飛到那么高的位置。
烏鴉還是烏鴉,它們到死也沒改變。
與其不切合實際地去幻想成為一只鷹,倒不如實實在在地做好自己。古語講,自知者明,知人者智。有自知之明的人,知道什么能做,什么不能做,不盲目模仿別人,始終安穩(wěn)地走在自己的路上,怎么能不算善待自己?
自知之明故事2
【注音】zì zhī zhī míng
【出處】知人者智也,自知者明也。 《老子》第三十三章
【解釋】自知:自己了解自己;明:看清事物的能力。指了解自己的情況,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。
【用法】作賓語;指了解自己的情況
【結構】偏正式
【近義詞】知己知彼
【反義詞】不自量力
【同韻詞】鶴唳華亭、歷練老成、瑰意琦行、以刑止刑、潔言污行、感極涕零、神出鬼行、駭狀殊形、眉目傳情、碧瓦朱甍
【年代】古代
【謎語】經(jīng)常照鏡子
【邂逅語】鄒忌照鏡子
【教學同步】我更高興的更安慰的是:多少過分的諛訶與夸獎,都沒有使你喪失自知之明,眾人的掌聲、擁抱。 《傅雷家書兩則》初中五冊·課文·7
【成語故事】齊威王當上國王后整天只知道吃喝玩樂,喜歡聽別人彈琴。鄒忌攜琴前去拜見齊威王,就是光說不彈,并把不彈琴的道理與治國聯(lián)系起來,使齊威王明白治國的道理,齊威王任命鄒忌為相國。鄒忌以自身形象影響齊威王有自知之明
【示例】一個嚴于解剖自己的人,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。
【成語造舉】
◎ 現(xiàn)在我才有了自知之明;當一個人不受世界歡迎的時候,也就失去了存在的.價值。
◎ 以《濫竽充數(shù)》一課為例,用逆向思維方式會得出:南郭先生雖不懂裝懂,但不是執(zhí)迷不悟,"逃之夭夭"就是其醒悟的開端,南郭先生也有自知之明。
◎ 第一,我寫了幾十年文章,到了離休后才算悟到點自知之明,即閱讀或評論一部研究專著時,如果對被研究的對象及其著作所知甚少,怎能實事求是地評估研究者所取得的成果?如果要彌補這方面的不足,就必須閱讀被研究者的著作,熟悉其歷史,而這又不是短時間內(nèi)所能辦到的。
◎ 徐思遠具有的自知之明在這一刻成為極度的敏感神經(jīng)。
◎ 可是,誰聽他這一套呢?老謀深算、不甘寂寞的老太婆戈揚,對此倒有點自知之明,她對王若望起勁爭當"主席"大不以為然,多有微詞。
◎ ㈠健全認知過程健康的認知首先要有自知之明,客觀地認識自我,完善自己。
◎ 我是有自知之明,望而卻步。
◎ 由于氣質(zhì)不合,這寫《靈飛經(jīng)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,卻沒有十分長進,盡管同學們不斷夸獎,我仍未喪失自知之明。
◎ 中國有句老話,叫做"人貴有自知之明"。
自知之明故事3
自知之明
zì zhī zhī míng
[釋義] 自己了解自己這樣的明智。指對自己的(優(yōu))缺點了解得透徹。明:明智。
[語出] 《老子·三十三章》:“知人者智;自知者明!
[辨形] 明;不能寫作“鳴”。
[近義] 自嘆弗如 自慚形穢
[反義] 自高自大 不自量力 自以為是
[用法] 含褒義。多用于指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。常用在“有”、“沒有”、“無”的'后面。一般作賓語。
[結構] 偏正式。
[例句] 我這個人有點~;幸虧沒有接受這任務;不然出的漏子比這個還大。
[英譯] know one’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
自知之明故事4
齊威王的相國鄒忌長得相貌堂堂,身高8尺,體格魁梧,十分漂亮。與鄒忌同住一城的徐公也長得一表人才,是齊國有名的美男子。
一天早晨,鄒忌起床后,穿好衣服、戴好帽子,信步走到鏡子面前仔細端詳全身的裝束和自己的模樣。他覺得自己長得的確與眾不同、高人一等,于是隨口問妻子說:“你看,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起來,誰更漂亮?”
他的妻子走上前去,一邊幫他整理衣襟,一邊回答說:“您長得多漂亮啊,那徐先生怎么能跟您比呢?”
鄒忌心里不大相信,因為住在城北的徐公是大家公認的美男子,自己恐怕還比不上他,所以他又問他的妾,說:“我和城北徐公相比,誰漂亮些呢?”
他的妾連忙說:“大人您比徐先生漂亮多了,他哪能和大人相比呢?”
第二天,有位客人來訪,鄒忌陪他坐著聊天,想起昨天的事,就順便又問客人說:“您看我和城北徐公相比,誰漂亮?”客人毫不猶豫地說:“徐先生比不上您,您比他漂亮多了!
鄒忌如此作了三次調(diào)查,大家一致都認為他比徐公漂亮?墒青u忌是個有頭腦的人,并沒有就此沾沾自喜,認為自己真的比徐公漂亮。
恰巧過了一天,城北徐公到鄒忌家登門拜訪。鄒忌第一眼就被徐公那氣宇軒昂、光彩照人的形象怔住了。兩人交談的時候,鄒忌不住地打量著徐公。他自覺自己長得不如徐公。為了證實這一結論,他偷偷從鏡子里面看看自己,再調(diào)過頭來瞧瞧徐公,結果更覺得自己長得比徐公差。
晚上,鄒忌躺在床上,反復地思考著這件事。既然自己長得不如徐公,為什么妻、妾和那個客人卻都說自己比徐公漂亮呢?想到最后,他總算找到了問題的`結論。鄒忌自言自語地說:“原來這些人都是在恭維我啊!妻子說我美,是因為偏愛我;妾說我美,是因為害怕我;客人說我美,是因為有求于我?雌饋,我是受了身邊人的恭維贊揚而認不清真正的自我了!
自知之明很重要,在古代可以保官,保全家,人在一片贊揚聲里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,特別是居于領導地位的人,更要有自知之明,才能不至于迷失方向。
自知之明故事5
劉邦說過:“夫運籌帷幄之中,決勝千里之外,吾不如子房。鎮(zhèn)國家,撫百姓,給饋餉而不絕糧道,吾不如蕭何。連百萬之軍,戰(zhàn)必勝,攻必取,吾不如韓信。此三人者皆人杰也,吾能用之,此吾所以取天下也!
與魏征一樣,唐太宗手下還有一位大臣王,忠心耿耿,盡職盡責。他所進獻的言論,多被太宗采納。貞觀元年,王官至黃門侍郎,參與國家政務,并兼任太子的老師。第二年,王又被提升為侍中,與房玄齡、魏征、李靖、溫彥博、戴胄一起處理國家政事。一次,他們六人與太宗一起進宴,太宗問王:“你識別能力很強,尤其擅長談論和評價別人。從玄齡開始,你一個個給我評價一下,也可以估量一下你們中間誰最賢德能干!蓖趸卮鹫f:“為國兢兢業(yè)業(yè),干事果斷精明,我比不上玄齡。以糾正偏頗為任,犯顏直諫,為皇上無法與堯舜的圣明比肩而感到羞恥,我比不上魏征。文武全才,既能帶兵又能治國,文韜武略俱佳,我比不上李靖。奏章嚴密清楚,言行有理有據(jù),規(guī)規(guī)矩矩,沒有疏失,我比不上溫彥博。處理紛繁復雜的事務,有條有理,萬無一失,我比不上戴胄?墒菍τ诤霌P正氣,懲惡揚善,疾惡如仇,我比起各位,也有我自己的獨到之處!”太宗認為他說得很對,在座的諸位大臣也各抒己見,都認為他評價得恰如其分,十分準確。
老子有言: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勝人者有力,自勝者強!北ㄔ浦褐,工作和生活中也講究自知知人。讀史使人明智,知人也可以使自己更加明智,知道自己能吃幾碗干飯。唐貞觀十七年(公元643年),直言敢諫的魏征病死了。唐太宗很難過,流著眼淚說:“夫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;以史為鏡,可以知興替;以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。魏征沒,朕亡一鏡矣!”知人優(yōu)劣,當領導的.可以知人善任,做同事的可以見賢思齊。
【自知之明故事】相關文章:
人貴有自知之明作文[經(jīng)典]12-16
[精品]人貴有自知之明作文08-22
人貴有自知之明作文(通用14篇)09-25
人貴有自知之明作文匯編【3篇】08-03
故事枕頭故事多的故事06-02
《講故事》故事02-24
經(jīng)典的故事03-09
新年的故事故事09-06